Wednesday, February 10, 2016

施布郎再也、鴨肉乾粿條、蒜頭



到施布郎再也巴剎吃【鴨肉乾粿條】。
雖說是乾的,但會附個湯,湯頭不錯,但這店東也是很有個性那種!
看到沒放蒜頭(弄成碎粒再用油爆香那種) ,提醒她,她一付愛理不理回 : 對!是沒囉!
沒看她打算放! 這粿條沒蒜頭!還算粿條嗎?
就像少了靈魂還是人嗎??
老婆很体貼,幫她說話 : 過年,那有空弄蒜頭,將就一點。
店東就是那種心情好,就記的放蒜頭,不好,就忘了!
我原是她常客,現是有選擇就不吃,沒選擇就姑且光顧。
看她攤子外還貼越南文招徠,看來本地客漸流失,有意開拓另外客戶群。
施布郎再也巴剎有一檔爪哇麵很出名,爪哇麵我不是粉絲,很少光顧。爪哇麵東主和我家同一個Taman.
記得幾年前也是過年期間,到巴剎。”大家好咖啡攤”東主請我們暍咖啡。
他說因為是新年,所以請我們,不要我們付錢。
但今年年初四他還沒開工,很多攤子也還沒開工,但馬來友族看來已不耐煩了,快發霉了,很多出來活動了。
其實東主請我們暍咖啡,主要是請我太太,因為她面子大?不是啦!因為她是附近小學老師。
小學老師面子有那麼大?
那時,這些小販,孩子小,又多,要他們幫忙攤口,又不是真能幫上忙的年齡。
星期日,我們夫妻就常帶小販孩子和附近小孩子上主日學。
主日學有禮物,又時不時有糖果拿。
那些父母又不用忙著做生意,還要對這些孩子大呼小叫。
所以還頂感激我們星期日當保母,沒把我們當成是來拐帶小孩入教的。
有關那些小孩精彩故事,我還寫了篇文章刊在南洋商報。
<< http://ctloo.blogspot.my/2009/10/blog-post_12.html >>
北海這地方比較尊重老師是真的!


白斬雞、盆菜、蒜頭



老婆可能看到我早上沒吃到蒜頭(弄成碎粒再用油爆香那種)。
中午弄個【白斬雞】和【盆菜】。
女兒約了朋友看【美人魚】,時間快到了,只能草草吃一點。
女兒大聲嚷著說 : 媽!妳每次都是趁人家要出門就煮好料!
老婆回答說: 你錯了!不是妳要出門才煮好料,是每一次煮的,都是好料!
我知道,這有點【信心爆棚】。
但我還是要談下那【蒜頭】(請看圖),那金黃色,就是蒜頭弄成碎粒再用油爆香。
那金澄澄發亮的蒜頭(我家簡稱它黃金),放在湯里,那湯就像變了魔術,味道化成精靈了。
隨便炒一碟菜,上面再灑那黃金,味道就完全不同了。
最特別是那在黃金旁黑黑的((請看圖)。雖然那樣子一點都不起色。
那可是 ‪#‎beelingcuisine‬ 獨家秘方,有檸檬,有糖,有晒油(生抽),有蒜茸和指天椒。
那白斬雞配上這獨家秘方,吃下去,會讓人快活像神仙。


年初三丶美麗華丶曼煎糕



送兒子到機場,沿途跑到SuperTanker打牙祭拜下五臟廟。
SuperTanker有個很美麗的中文名叫美麗華,
年初三,人山人海。

每次有Oversea到檳島拜訪客戶,午餐時間大概都會跑到這里吃。
搬到北海後,在立信花園找東西吃,開始是想吃Ah Lam老爸的福建面。
因為Ah Lam老爸的鹵加湯福建面,他一定會放蒜茸。
加了蒜茸,那味道就是不同,美味到天上人間。
曾向Ah Lam老爸投訴Ah Lam的鹵加湯福建面,沒放蒜茸。
他駡他兒子不懂事,亂亂來。
Ah Lam的福建面是在Pantai Jerjak我以前家附近,兒子小學四、五年紀很獨立,騎腳踏車自已去打包Ah Lam福建面給一家人。
Ah Lam老爸老邁,聽說轉讓給女兒,原以為是在美麗華,卻不知下落,有人知在那裡?請告之!

美麗華有一Loh Bah和一家燒臘,兩家店東很有個性,十二點多,平常上班時間,工廠工人蜂擁而至,那時段生意最好,他們卻不做生意。
十二點多,你看到他攤子擺滿Loh Bah(鹵肉),點他兩條Loh Bah,她告訴你1點才開始售賣。
明明在桌上擺滿Loh Bah,以為她嫌少,多點三條!一樣!還沒好!1:00pm才來。
年初三,以為她沒賣,11點多,攤子空空,12點多,經過她攤子,有客戶來買,同樣歷史重演,看她和客戶說還沒好,1點才來,客戶撞牆,悻悻然走開。
而燒臘攤已掛滿雞鴨,他說三點才開始賣。
讓人印象深刻,我覺得這兩家深懂客戶心理。
我就是不上當,你奈我何?
但想想做小販,可以做到那麼有個性,也真難得!

提下曼煎糕,這第二代有創意,傳統是放butter加花生碎粒。
小時候,家家戶戶把曼煎糕當早餐,一家要是人口多,曼煎糕是很經濟的早餐。
這第二代把它進化到放香蕉加巧克力,甚至有加火腿Cheese,也有加Tuna,創意十足!
他老爸是在Taman Free School(足皮和我地頭)擺攤,老人家還是不能接受接受他的創意。充其量是加香蕉和罐頭玉米。
曼蒜糕他放英文名字pancake,其實是和Pizza, Roti canai 同科,最好吃是放香蕉。
我是有做過實驗,讀書時在Pizza Hut打工,結果發現最好的topping是放香蕉。
但Pizza Hut絕不會告訴你這秘密,因為Pizza的topping如cheese, Pepperoni, olive,都是矜貴食品。

放香蕉?那不是做賤自己!



Tuesday, February 9, 2016

除夕丶過年丶追思



過年上墓園追思紀念,是我家每年的節目之一。
除夕夜,向後輩追思長輩的故事,也是我們家的節目,中國人不是說要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嗎?

過年前,公司來個風險管理的顧問也姓呂。
他看我名片英文是Loo。他問我是不是姓呂?我說:是!
他問我中間名字是什麼?我說我們名字已不跟隨輩份走了。
他說他是輝,那我說你是我長輩,是我阿公輩,因我祖父名字是呂輝紅。
接下,他問我是什麼人?我答:福建,南安。
哎呀!自己人,他好高興,我倆年齡該差沒幾歲,雖然他已退休移民到澳洲。
但整個會議進行中,可感受到他眼神中有那公公看到孫子般的慈祥,流露關愛。
間中休息時,我問他:您兒子那中間名字是什麼?他說他沒兒子。
糟糕!我糗大了,不知如何接下去!
幸好好我這祖父輩的長輩馬上領略了我要問什麼?急答說:如果他有兒子中間是放【培】
我父親中間是【文】,這是怎麼一回事?

一時興起google了福建南安呂氏字輩:
福建南安有分名派和字派
我父親中間是文,堂叔也是文,一直以為我這輩是章,文下來該是章吧?
但一看:
名派:“肇啟原悠裕承基尚振榮聯輝培吉士濟美樹芳聲惠澤仁爲質因心義以衡禮真謙則益智遠靜斯清廣業宜修德光前在顯名嗣徽餘慶集永序自觀成”;
字派:“爾甫希賢哲於茲毓俊良子孫敦本實伯仲炳文章若汝忠惟允如餘孝友常立廉存素志秉節植宏綱登仕才猶着經邦體颺彰雲礽循祖法奕世錫嘉祥”。

看來我父那輩也是放錯了?
其實我父親在二十多歲才去宣誓官那經過了繁瑣的手續把姓改回【呂】
因他之前是從繼父姓,姓【鄭】。
我二弟在父親過世時,才從親戚那聽說我那廿九歲英年早逝的阿公呂輝紅是檳城五條路南天香呂家領養的長子,十多歲就跟養父到南洋。
二弟聽到這故事,他恍若晴天霹靂。
聽說他為這事,前年還一下飛機就直奔年邁二叔公的家問個究竟!
也去福建走了趟,據那邊的人說:那時若沒子嗣,領養的也多是姓【呂】,因村子里的人大部份都姓【呂】,他才釋懷

好玩又那麼巧!我那阿公輩顧問英文名字和我兒子一樣。叫Edward。